廣州二手機械回收公司:回收環節缺失 節能燈“變身”污染源
更新時間:2025-04-05 14:10
國內南部的海南省日前大規模推進一項“節能燈上崗”計劃。海南省工業與報導化廳的一位官員對CBN記者說,這項打算自今年8月17日啟動以來,進展順利。“年底之前實現推廣100萬只節能燈的目標。”
該項安排內的節能燈售賣兌現國家和省兩級財政補貼。海南省財政在國家財政補貼的基礎上,對居民用戶按中標協議價格的25%左右實現再補貼,對海量用戶按中標協議價格的5%左右兌現再補貼。
海南省工業與新聞化廳副巡視員周子華分析說,11瓦緊湊型熒光燈的亮度和60瓦普通白熾燈的亮度是相似的,而按相同的亮度和用電時間,節能燈節約了80%的電能。
他說:“萬一按一天平均用5個小時計算,11瓦節能燈一年用電不到20度,而60瓦的普通白熾燈一年用電約110度,僅這一項就節省了90度電。以此計算,全省推廣節能燈,一年可節約1.2萬噸標準煤、節電約1億度左右。”
這看起來是一個很可觀的節能途徑。據國家數據,刻下我國照明用電約占社會總用電量的12%左右,高達4100億千瓦時,相當于英國地球一年的用電量。假若大概在世界范圍內推廣節能燈,這意味著我國將每年節省3000多億千瓦時的電能。
因此,中國祈望在2009年內推廣高效照明燈1.2億只。為此,中央財政提供了6億元的專項補貼。國家預期,補貼資金將拉動消費15億元左右,可節電62億千瓦時,減排二氧化碳620萬噸,二氧化硫6.2萬噸,按電價0.5元/千瓦時計算,可節省電費31億元。
早在2007年底,聯合發布了《高效照明產品推廣財政補貼資金管理暫行法子》,制度從去年開始,采用財政補貼方式力推高效節能燈。截至2009年1月底,共推廣節能燈6200萬只,比原定目標超出了24%。
受此激勵,我國節能等產業也展示了一波迅猛的躍進。據有關部門不完全統計,當今中國登記在冊的節能燈生產公司近2000家,年生產節能燈24億支,全球集市上接近85%以上的節能燈產品由中國加工。
看不見的“殺手”
當一些業內人士為官方的節能燈推廣計劃歡呼雀躍時,無害化專家們卻有些憂心忡忡。
他們顧忌的是,因為國內技術限制,加之競爭特別激烈,無汞節能燈技術至今未能得到普及,絕大部分節能燈企業加工的節能燈均為含汞節能燈。
據CBN記者了解,汞是一種劇毒化學物質,可以導致多種疾病。國家能源思考所劉虹分析,一支節能燈燈管平均含有0.5毫克的汞(只有少數名牌產品允許做到0.25毫克左右),而1毫克的汞滲入地下就會造成大約360噸水的污染。
這就意味著,在不知不覺中,大概污染這座城市的大約4000噸水。
危險還不會止步于此。這些被當做普通垃圾處置的廢舊節能燈,有不少將要在焚化后被運到垃圾掩埋場。這些節能燈在破碎的瞬間將向周圍空氣中散發汞蒸氣。劉虹說,一只普通的節能燈管允許使周圍空氣中的汞濃度達到10~20毫克/立方米,而按規章汞在空氣中的最高可以濃度為 0.01毫克/立方米。
這些隱藏在空氣和水中的隱形殺手,將使整座城市的居民處在重汞環境下,并對人體造成主要的危害。
這個問題長期以來并沒有引發人們的警覺。2008年頒布實施的《國家危險扔棄物目錄》中第六條明確法規,家庭通常生活中產生的廢熒光燈管可以不按照危險廢物進行管理。同時,政府也沒有對公司在廢舊節能燈在回收與處置環節上做相關章程。
據介紹,《扔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》將于2023年1月1日開始實施,條例鼓勵電子產品加工者回收電子垃圾,并對處置電子垃圾的公司給予稅收優惠政策。但日前有關廢舊燈管回收的制度,在海南省尚屬空白。
對此,海南省危險廢物處理中心負責人陳如潮說,此前日光燈管廢物屬于《國家危險廢物名錄》中HW29類的含汞危險廢物,需要嚴苛按照危險廢物進行管理。去年6月6日環境保護部、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表新的《國家危險廢物名錄》,第六條中已將家庭每天生活中產生的廢藥品及其包裝物、廢熒光燈管等,列入可不按照危險廢物進行管理范圍。
回收體系缺位
問題在于,正在我國尚沒有任何形式的報廢節能燈回收制度,甚至很多城市根本沒有專門的回收站點。“收廢品的不收節能燈,如果燈壞了我們就直奔扔到垃圾箱里了。”張莉對記者說。
這也是大陸目下數千萬使用節能燈的消費者面臨的一個問題。不管是廢品回收站繼續出售節能燈的集市、生產廠商,此刻為止,還幾乎沒有任何地方供給廢舊節能燈的免費回收。
據某企業工作人員介紹,該企業2007年早已花巨資購買機器,從廢舊節能燈里提取汞。但出于制作燈所用的汞是液態汞,而廢舊節能燈中提取的汞是固態汞,因此對于公司的再加工沒有什么援手,他們提取的固態汞也只能賣給其他企業,但所得資金還不夠機器的養護成本。因此,公司從事這項工作并沒有盈利,也就無從能給廢品回收站或集市任何費用,這也就導致了幾乎沒有回收場所愿意免費進行回收活動。
此外,由于回收節能燈并沒有任何形式的補償,甚至一些城市還收取一定的回收處置費用,因此市民的積極性并沒有被調動起來。據介紹,在青島,日前主動上交廢舊燈管的公司幾乎都是大型公司,而居民和中小企業上交廢舊節能燈的極端有限。
山東省某大型廢物回收公司工程師透露,該省此前的考核數據展示,每年廢舊燈管回收率不足1%。而業內專家則認為,這一數字基本可以代表整個我國的節能燈回收現狀。
專家表態,積極發展無汞節能燈技術和產品,實施強制回收機制早已成為我國節能減排工作中十萬火急的大事情。“否則,我們在大換節能燈的同時也將奉獻無以估量的環境代價。”
據悉,一部分公司曾經開始著手測驗生產無汞或低汞節能燈。位于廣東佛山的雷士節能燈公司人士稱,為了降低汞對環境的危害,雷士一方面大幅降低含汞量,使其降至1毫克左右,并采用了國際領先的汞齊技術,把容易污染環境的液態汞換成固態汞;而在另一方面,則開始測評建立節能燈回收體系。
該項安排內的節能燈售賣兌現國家和省兩級財政補貼。海南省財政在國家財政補貼的基礎上,對居民用戶按中標協議價格的25%左右實現再補貼,對海量用戶按中標協議價格的5%左右兌現再補貼。
海南省工業與新聞化廳副巡視員周子華分析說,11瓦緊湊型熒光燈的亮度和60瓦普通白熾燈的亮度是相似的,而按相同的亮度和用電時間,節能燈節約了80%的電能。
他說:“萬一按一天平均用5個小時計算,11瓦節能燈一年用電不到20度,而60瓦的普通白熾燈一年用電約110度,僅這一項就節省了90度電。以此計算,全省推廣節能燈,一年可節約1.2萬噸標準煤、節電約1億度左右。”
這看起來是一個很可觀的節能途徑。據國家數據,刻下我國照明用電約占社會總用電量的12%左右,高達4100億千瓦時,相當于英國地球一年的用電量。假若大概在世界范圍內推廣節能燈,這意味著我國將每年節省3000多億千瓦時的電能。
因此,中國祈望在2009年內推廣高效照明燈1.2億只。為此,中央財政提供了6億元的專項補貼。國家預期,補貼資金將拉動消費15億元左右,可節電62億千瓦時,減排二氧化碳620萬噸,二氧化硫6.2萬噸,按電價0.5元/千瓦時計算,可節省電費31億元。
早在2007年底,聯合發布了《高效照明產品推廣財政補貼資金管理暫行法子》,制度從去年開始,采用財政補貼方式力推高效節能燈。截至2009年1月底,共推廣節能燈6200萬只,比原定目標超出了24%。
受此激勵,我國節能等產業也展示了一波迅猛的躍進。據有關部門不完全統計,當今中國登記在冊的節能燈生產公司近2000家,年生產節能燈24億支,全球集市上接近85%以上的節能燈產品由中國加工。
看不見的“殺手”
當一些業內人士為官方的節能燈推廣計劃歡呼雀躍時,無害化專家們卻有些憂心忡忡。
他們顧忌的是,因為國內技術限制,加之競爭特別激烈,無汞節能燈技術至今未能得到普及,絕大部分節能燈企業加工的節能燈均為含汞節能燈。
據CBN記者了解,汞是一種劇毒化學物質,可以導致多種疾病。國家能源思考所劉虹分析,一支節能燈燈管平均含有0.5毫克的汞(只有少數名牌產品允許做到0.25毫克左右),而1毫克的汞滲入地下就會造成大約360噸水的污染。
這就意味著,在不知不覺中,大概污染這座城市的大約4000噸水。
危險還不會止步于此。這些被當做普通垃圾處置的廢舊節能燈,有不少將要在焚化后被運到垃圾掩埋場。這些節能燈在破碎的瞬間將向周圍空氣中散發汞蒸氣。劉虹說,一只普通的節能燈管允許使周圍空氣中的汞濃度達到10~20毫克/立方米,而按規章汞在空氣中的最高可以濃度為 0.01毫克/立方米。
這些隱藏在空氣和水中的隱形殺手,將使整座城市的居民處在重汞環境下,并對人體造成主要的危害。
這個問題長期以來并沒有引發人們的警覺。2008年頒布實施的《國家危險扔棄物目錄》中第六條明確法規,家庭通常生活中產生的廢熒光燈管可以不按照危險廢物進行管理。同時,政府也沒有對公司在廢舊節能燈在回收與處置環節上做相關章程。
據介紹,《扔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》將于2023年1月1日開始實施,條例鼓勵電子產品加工者回收電子垃圾,并對處置電子垃圾的公司給予稅收優惠政策。但日前有關廢舊燈管回收的制度,在海南省尚屬空白。
對此,海南省危險廢物處理中心負責人陳如潮說,此前日光燈管廢物屬于《國家危險廢物名錄》中HW29類的含汞危險廢物,需要嚴苛按照危險廢物進行管理。去年6月6日環境保護部、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表新的《國家危險廢物名錄》,第六條中已將家庭每天生活中產生的廢藥品及其包裝物、廢熒光燈管等,列入可不按照危險廢物進行管理范圍。
回收體系缺位
問題在于,正在我國尚沒有任何形式的報廢節能燈回收制度,甚至很多城市根本沒有專門的回收站點。“收廢品的不收節能燈,如果燈壞了我們就直奔扔到垃圾箱里了。”張莉對記者說。
這也是大陸目下數千萬使用節能燈的消費者面臨的一個問題。不管是廢品回收站繼續出售節能燈的集市、生產廠商,此刻為止,還幾乎沒有任何地方供給廢舊節能燈的免費回收。
據某企業工作人員介紹,該企業2007年早已花巨資購買機器,從廢舊節能燈里提取汞。但出于制作燈所用的汞是液態汞,而廢舊節能燈中提取的汞是固態汞,因此對于公司的再加工沒有什么援手,他們提取的固態汞也只能賣給其他企業,但所得資金還不夠機器的養護成本。因此,公司從事這項工作并沒有盈利,也就無從能給廢品回收站或集市任何費用,這也就導致了幾乎沒有回收場所愿意免費進行回收活動。
此外,由于回收節能燈并沒有任何形式的補償,甚至一些城市還收取一定的回收處置費用,因此市民的積極性并沒有被調動起來。據介紹,在青島,日前主動上交廢舊燈管的公司幾乎都是大型公司,而居民和中小企業上交廢舊節能燈的極端有限。
山東省某大型廢物回收公司工程師透露,該省此前的考核數據展示,每年廢舊燈管回收率不足1%。而業內專家則認為,這一數字基本可以代表整個我國的節能燈回收現狀。
專家表態,積極發展無汞節能燈技術和產品,實施強制回收機制早已成為我國節能減排工作中十萬火急的大事情。“否則,我們在大換節能燈的同時也將奉獻無以估量的環境代價。”
據悉,一部分公司曾經開始著手測驗生產無汞或低汞節能燈。位于廣東佛山的雷士節能燈公司人士稱,為了降低汞對環境的危害,雷士一方面大幅降低含汞量,使其降至1毫克左右,并采用了國際領先的汞齊技術,把容易污染環境的液態汞換成固態汞;而在另一方面,則開始測評建立節能燈回收體系。